11月18日,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基地掛牌暨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與曲阜市文物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簽約儀式在曲阜隆重舉行。國家圖書館館長、黨委書記、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任韓永進,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國家圖書館展覽部主任林世田,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社長方自金,濟寧、曲阜兩級市領導李長勝、劉東波、褚福梅出席儀式。
儀式上,國家圖書館館長、黨委書記、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任韓永進,濟寧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李長勝共同為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基地揭牌。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張志清,曲阜市文物局局長孔德平分別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孔府藏書出版、孔府檔案揭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古籍保護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系統化合作,并將其納入到“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框架中。
韓永進代表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在儀式上致辭。他說:百年國圖對古籍文獻“不遺余力的搜采精神”,對傳統文化“恪盡職責的守護精神”,正與兩千年前“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孔子思想有跨越時空的暗合。由國家圖書館組織實施的“中華古籍保護計劃”也被列為“十三五”時期國家文化重大工程,雙方以這兩個項目為抓手,圍繞孔府文化的保存保護與開發研究開展深入合作,加強對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傳統文化的挖掘闡發和系統研究,對于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具有積極意義,可謂正當其時、適逢其會。
劉東波在致辭中代表曲阜市委、市政府對蒞臨儀式的各界領導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他說:此次將孔府文獻納入到“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框架中,提升至國家級保護利用層面,對于促進孔府文獻保護水平提升和加強學術研究利用意義重大,對于加快推進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建設,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曲阜將以此次簽約和揭牌為契機,在國家和省市文化部門的指導下,不斷提升孔府文獻保護利用水平,爭取多出成績、出經驗、出成果、出人才,真正把曲阜打造成為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使孔子故里成為讓世界向往的東方圣城、首善之區。
《孔府檔案》和孔府舊藏古籍、碑拓作為孔府文獻的重要代表,是曲阜館藏文物的重要組成部分。曲阜孔府文物檔案館現存《孔府檔案》9000余卷、約25萬件,古籍圖書6000余部、4萬余冊,古籍雕版4400余塊,碑帖拓本1900余套、4000余件。2009年,孔府文物檔案館分別被授予“山東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和“國家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今年5月,《孔府檔案》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
近年來,曲阜市文物局持續開展了館藏古籍的整理清點、普查編目工作,結合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基本摸清了檔案文書、古籍圖書、碑帖拓本三大類館藏文獻的總體情況;認真做好了國家、省珍貴古籍名錄申報工作,截止目前,已有13部入選前四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47部分別入選第一批、第三批《山東省珍貴古籍名錄》,多部古籍應邀參加了“全國古籍珍本特展”;集中力量開展了《孔府檔案》散檔整理工作,實施《孔府檔案》全文數字化工程;注重專業人才引進和培養,提高文獻綜合業務水平,改善文獻保護硬件設施,這些基礎工作的開展,改善了孔府文獻的保存條件,也為孔府文獻的更好利用奠定了基礎。
此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使孔府文獻可以依托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基地”這個平臺,進一步推動文獻保護工作、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不斷凝聚共識,豐富合作內容,讓孔府文獻的保護利用步入新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