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國家圖書館參觀“民族記憶 精神家園——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和“紅色記憶——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館藏文獻展”。圖為劉延東參觀“民族記憶 精神家園——國家珍貴古籍特展”時了解古籍修復情況。中國文化報記者陳曦 攝
中國文化報記者黎宏河報道: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參觀國家圖書館“民族記憶精神家園——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和“紅色記憶——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館藏文獻展”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加強古籍和革命歷史文獻的發掘整理和保護利用,助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展出了敦煌遺書、佛教經典、宋元善本、明清稿抄等100余部珍貴典籍。劉延東指出,展覽突破以往按時代和版本進行分類的模式,以中華文化的發展脈絡為序,突出以史為鑒、民族融合和開放包容等特點,主題鮮明,形式新穎,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的時代要求。通過展示典籍中的精彩故事和文化精粹,引導人們從中汲取歷史智慧,發揮了其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在觀看唐天成刻本《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等新入藏的3件國寶,以及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成果時,劉延東強調,文化部、國家文物局以及國家圖書館在登記普查、保護修復、人才培養和合理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文化部等有關方面要本著對歷史負責的精神,把“十三五”規劃中“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實施中華典籍整理工程”等要求變成實實在在的舉措;加強古籍數字化轉換和重點古籍整理出版的同時,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和古籍等歷史文獻宣傳推廣;加大文化衍生產品設計開發,引導社會公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樂聞、樂學,培養社會公眾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在人民群眾生活之中。
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館藏文獻展通過325種340余(冊)件國家圖書館珍貴館藏文獻再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光輝發展歷程。劉延東指出,展覽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追求堅定理想信念和實現中國夢的艱苦歷程,反映了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歷史,深刻說明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和核心作用確立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展覽為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提供了重要平臺,為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她強調,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就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作出新的重大部署。文化部門要結合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利用圖書館、博物館等的館藏革命歷史文獻開展一些專題活動,通過展覽展示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銘記黨的光輝業績,弘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記憶,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文化部副部長楊志今,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周和平,文化部有關司局、國家圖書館負責同志一同參觀展覽。